說到中秋節,吃貨們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月餅了。月餅可謂是久負盛名的中國傳統糕點之一,在中國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。月餅象征著團團圓圓,也代表著人民對幸福美滿的生活的向往。那么中秋節到底為什么要吃月餅呢?是因為月餅長得像月亮嘛?下面,和天天健康飲食網一起來看看吧!
其實,最初月餅并沒有合家團圓的意義。月餅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,沿傳下來,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。月餅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。據史料記載,早在殷、周時期,江、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“太師餅”,此乃中國月餅的“始祖”。
相傳,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,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,可以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。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,后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,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征,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。
月餅,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。據史料記載,早在殷、周時期,江、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“太師餅”,此乃我國月餅的“始祖”。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,引進芝麻、胡桃,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,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,名曰“胡餅”。
唐代,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,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。據說,有一年中秋之夜,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,唐玄宗嫌“胡餅”名字不好聽,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,脫口而出“月餅”,從此“月餅”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。
北宋時期,月餅在宮中流行,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“宮餅”,逐漸流傳到民間,當時民間俗稱“小餅”和“月團”。后來演變成圓形,寓意團圓美好,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,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。蘇東坡有詩云:“小餅如嚼月,中有酥和飴”。
而到了南宋吳自牧的《夢粱錄》一書,已有“月餅”一詞,但對吃月餅的直接描述,是明代的《西湖游覽志會》才有記載:“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,民間以月餅相遺,取團圓之義”。到了清代,關于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,而且制作越來越精細。
相傳元朝時,中原廣大人民不甘受元政府的殘酷統治,紛紛起義抗元。朱元璋欲聯合反抗力量,但元官兵搜查嚴密,苦于無從傳遞消息。所以劉伯溫便想出一計策,命王昭光制造餅子,將寫有“八月十五夜起義”的紙條藏入餅子里面。再使人分頭傳送到各地起義軍中,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日晚上起義響應。因而一舉推翻元朝。
到了明代,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。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,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,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。在宮廷中,月餅也成為常見食品,如《明實錄·神宗實錄》里就記載了皇帝十次賜給大臣月餅。
到了清代,中秋吃月餅已成為一種普遍的風俗,且制作技巧越來越高。已形成京、津、蘇、廣、潮五種風味系列,且圍繞中秋拜月、賞月還產生了許多地方民俗。
對于中秋節為什么吃月餅的說法,民間故事的說法則更加多彩多樣,有神話傳說,也有歷史故事。
一、中秋吃月餅的由來:嫦娥奔月
有了嫦娥就不能不提到她的夫君后羿,以及后羿射日。有點死腦筋的后羿,太陽都能射下來,老婆卻沒能看住,被不屑之惡徒給逼到了月亮上,從此過上了兩地分居、永無相聚的非人道日子。于是,月餅便成了寂寞嫦娥與夫君后羿彼此思念,夢想團圓,寄情喻意的物品,當然還少不了白兔和桂花樹,民間也就有了中秋節的時候做月餅,吃月餅來懷念他們的習慣。
二、說是吳剛折桂。
倒霉的吳剛,運氣不濟,犯了錯誤被罰做無用功,每日里砍樹不止,卻愈砍愈結實,這里砍斷,那里便已經又愈合了。他哪里知道所謂的五百丈高的桂花樹原本就是用來懲罰他的,怎么可能被他輕易砍斷。小人物和大人物斗,總是斗不過的,天界里也是一樣的。
三、中秋節吃月餅的來歷就有點史書的味道了。
說的是元朝時期,蒙古人統治漢人,暴虐殘忍,民不聊生。那里有壓迫那里就有反抗,于是就有了紅巾軍,就有了要飯娃出身的丐幫首領朱元璋,就有了朱領導下的農民起義。勝利的那天正好是八月十五,被用來送信的工具就是那帶陷的小圓餅。而起義的指令就藏在了陷里。從此,就有了一個來自朝廷的紀念勝利的日子,和一個被賦予了特別紀念意義的吃食----中秋節和中秋月餅。
四、說據說是流傳最廣最具可靠性的。
唐太宗李世民為討伐北方的突厥,大舉進攻數次,終于于八月十五日那天得勝回朝,苦戰數年的將士們也終得和家人、故土團聚。舉國歡慶之機,有個和唐朝通商的吐蕃商人,進貢上一種帶陷的面餅。其裝飾華麗,滋味甜美,太宗吃后大喜,指著懸掛天空的明月傳旨道:“應將胡餅邀蟾蜍(即月亮)。唐太宗所言之“胡餅”,乃指邊民所獻之餅。所謂“蟾蜍”,乃指月亮。”于是,就有了以后的吃月餅、慶中秋的喜慶節日。
關于廣式月餅好吃還是蘇式月餅好吃的爭論每年都有,其實,月餅遠不止廣式月餅和蘇式月餅兩種。根據中國本土月餅和中西方飲食文化結合產生的新式月餅,將月餅分為兩大類:傳統月餅和非傳統月餅。
傳統月餅按產地可分為:京式月餅、廣式月餅、滇式月餅、潮式月餅、蘇式月餅、臺式月餅、港式月餅、徽式月餅、衢式月餅、秦式月餅、晉式月餅甚至日式等;
按口味:可分為甜味、咸味、咸甜味、麻辣味;
從餡分類,有桂花月餅、梅干月餅、五仁、豆沙、玫瑰、蓮蓉、冰糖、白果、肉松、黑芝麻、火腿月餅、蛋黃月餅等。
非傳統月餅較之傳統月餅,在外形上熱衷新意,追求新穎獨特,同時在口感上不斷創新。主要有法式月餅、冰皮月餅、冰淇淋月餅等。
其實,各種月餅沒有必要爭個高低,自己喜歡的才是最好的。
月餅的主要原料為面粉、雞蛋、食用油、糖及各種餡料。從營養成分來看,每100克的月餅,能量有400千卡左右,蛋白質15克左右,脂肪20克左右,碳水化合物60克左右。總的來說,月餅的營養特點是三高,高能量、高糖、高脂肪。所以我們建議還是將月餅當作一種小點心來食用,千萬不要一次吃得太多了。此外,現在有很多的年輕人不吃早餐或早餐攝入不足,不妨把別人送來的月餅放在早餐吃,再輔以牛奶水果,算是相對健康的早餐。
此外,月餅含有豐富的油脂和糖分,受熱受潮都極易發霉、變質,所以一定要將月餅存放在低溫、陰涼、通風的地方。在25℃的氣溫環境下,杏仁、百果等餡心月餅可存放15天左右;豆沙、蓮蓉、棗泥等餡心月餅,存放時間則不宜超過10天。至于鮮肉、雞絲、火腿等月餅,應隨買隨吃。
蒙古族和漢族飲食區別有哪些?蒙古族飲食禁忌有哪些
蒙古民族的飲食與草原的生態環境有關。蒙古族是一個有著悠久傳承歷史的游牧民族,隨著歷史的發展蒙古族擁有了獨具特色的飲食文化。這種文化的形成其實跟蒙古族所處的地理位置(630)人閱讀時間:2021-06-24除夕年夜飯是中午還是晚上?除夕吃餃子吃到硬幣說明什么
除夕是比較特別的一個日子,是農歷里面一年的最后一天,在這一天很多地方都會有各種各樣的習俗和講究。除夕夜,無論相隔多遠,工作多忙,人們總是希望能回家吃一頓快樂的年夜飯。那除(806)人閱讀時間:2021-02-10大年三十吃餃子是吃素餡還是葷餡餃子 大年三十什么時候吃餃子好
快要過年了,又到了大年三十兒吃餃子的時候了。說起來,大年三十兒吃餃子,這是中國人多少年來的習俗。我們都知道,大年三十是我國比較受歡迎的一個節日,也是比較傳統的一個節日,會有(475)人閱讀時間:2021-02-09大年初一至初七的傳統飲食 初一南方食湯圓,北方吃餃子
忙忙碌碌的一年又要過了,馬上就要過新年了,在年底這段時間,家家戶戶都在忙碌著,不是在打掃衛生,就是在準備過年的食物,雖然很辛苦,但想想馬上就要和家人見面團聚了,再辛苦也是值得的(534)人閱讀時間:2021-02-092021年南方小年具體時間是哪一天?過小年吃什么傳統食物?
小年一過就是年了,北方小年是臘月二十三,而再過一天臘月二十四就是南方小年了,在我國有兩天是小年時間,分別是小年北、小年南,且小年北比小年南早一天,那2021年南方小年具體時間是(467)人閱讀時間:2021-02-04過年包餃子為什么放硬幣的寓意?春節為什么要吃餃子?
春節有吃餃子的傳統,但各地吃餃子的習俗亦不相同,有的地方除夕之夜吃餃子,有的地方初一吃餃子,春節吃餃子就是為了新年有美好的寓意,在每年春節的時候,很多地方的人都會包餃子吃,并(4581)人閱讀時間:2020-11-22越南特色美食,簡直是人間美味,你吃過幾種?
不同民族的美食,自然有著不同的味道,在越南旅游的時候,除了享受當地廉價美味的海鮮外,在越南的大街小巷,還有一些非常有特色的美食,很多游客從來沒有吃過這種食物,感覺比較難接受。(302)人閱讀時間:2020-05-08北京小吃歷史悠久、品種繁多 北京烤鴨被譽為天下美味
北京小吃歷史悠久、品種繁多、用料講究、制作精細,堪稱有口皆碑。北京小吃都在廟會或沿街集市上叫賣,人們無意中就會碰到,老北京形象地稱之為“碰頭食”。其中較著名(857)人閱讀時間:2020-05-08蒙古族和漢族飲食區別有哪些?蒙古族飲食禁忌有哪些
除夕年夜飯是中午還是晚上?除夕吃餃子吃到硬幣說明什么
大年三十吃餃子是吃素餡還是葷餡餃子 大年三十什么時候吃餃子好
大年初一至初七的傳統飲食 初一南方食湯圓,北方吃餃子